電線電纜在拉絲過程中異常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
1.斷線現象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接頭松動:調整對焊機電流。通電時間和壓力。提高焊接質量。
線材有雜質:加強原材料驗收。
模具搭配不合理:調整模具,消除變形過大和變形過小的現象。
模孔形狀不正確或不光滑:嚴格按標準修模,定徑區不能過長,以保證模孔的光滑。
反向張力過大:調整滾筒上的圈數。
滾筒壓線:調整滾筒纏繞圈數,校正磨損的滾筒。
潤滑不良:檢查潤滑系統,確定潤滑劑的成分和溫度。
濕鋁桿:防止鋁桿受潮,受潮的鋁桿暫不使用。
2.尺寸和形狀不正確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模孔磨損:經常測量線徑,發現超差時更換模具。
線材細化:調整模具匹配,提高潤滑效果。
用錯模具:穿線后測量線徑。
鋼絲劃傷:檢查模孔質量和潤滑情況。
模具歪斜:裝模時注意拉直,修模座。
3.劃痕、碰傷、擦傷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錐形滾筒上有跳線現象:磨平滾筒表面,檢查角度是否正確。
滾筒上有凹槽:拆下滾筒進行修理和拋光。
設備上有破損線的地方:鼓輪接觸面不平,導向輪轉動不靈活。
線圈相互碰撞:在運輸過程中,線圈應呈“T”形放置并相互分開。
地面不平:翻新地面,鋪設鋼板。
占線太滿:堅守崗位,集中精力,按規定報價。
4.起皮、麻點、三角形開口和毛刺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線材有飛邊、夾雜、縮孔:加強檢驗,不合格的線材不投入生產。
模孔不光滑、變形等。:嚴格檢查,不合格的模具不上機。
潤滑不良:改善潤滑效果。
滾筒不光滑,滑移率過高:打磨滾筒表面,調整模具匹配。
5.波紋和蛇形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合模不當:調整合模,成品模具變形程度不能太小。
拉絲機振動嚴重:對設備進行檢修加固,消除振動。
鋼絲抖動嚴重:調整張力,保持收線速度穩定。
模孔形狀不合適:定徑區長度要合適,不能太短甚至沒有。
潤滑油供給不均勻、不干凈:確保潤滑油供給均勻,并過濾潤滑油備用。
6.鋼絲連續劃傷的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刮線:檢查所有與線接觸的部件,如導輪、排線桿等。
潤滑液溫度過高:加強冷卻,必要時采用強制冷卻。
潤滑劑含堿量高,不清潔:定期檢測,保持潤滑劑的成分,保證其清潔度。
模孔不光滑,有缺陷:加強模具的維修和管理,不合格的模具不上機。
模孔潤滑區堵塞:應過濾潤滑液,消除潤滑液中的金屬屑和各種雜質。
7.氧化、水漬、油污的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潤滑不足,潤滑液溫度高:保證潤滑液的充足供應,加強潤滑液的冷卻。
潤滑液飛濺:堵住飛濺部分,在成品線出口處用毛氈擦線。
存放場地不干凈,油污手套弄臟電線:堅持5S管理,保證工作場所的整潔。
8.收排線滿、偏、亂、緊、松的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電纜調整不當:根據收線盤規格調整電纜寬度和位置。
卷取張力不合適:調整卷取張力和卷取速度。
排線機構有問題:仔細觀察,及時排除。
不規則收線盤:機器使用合格的收線盤。
收線過滿:加強監控,如果是自動換盤,重置盤數或者維修設備。
9.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抗拉強度、伸長率、彎曲等力學性能不合格:總變形程度小,原材料不合格,變形不均勻導致力學性能不合格。因此,須選擇合格的原材料,增加總變形度,控制拉絲過程中的溫升。
電阻率不合格:主要是原材料不合格,其次是退火工藝不當。